什么是六月黄?什么时候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什么是六月黄?什么时候吃?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月是吃大闸蟹最好的时间,那么你们知道“六月黄”大闸蟹的说法是从何而来吗?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看看市面上所出的六月黄到底是怎样的。
随着六月的到来,“忙归忙,勿忘六月黄。”一年一度的六月黄大闸蟹美食已陆续登场,当然这里的“六月黄大闸蟹”一般指的是农历六月,也就是阳历要七八月份的大闸蟹。所谓“六月黄”,指的是未成年正值青春期的“童子蟹”。一般刚经过第三次脱壳的 雄性“童子蟹”,体重一般在2两左右,具有外壳脆、内壳软、肉质丰满的特点。没错,人家正在发育长身体的青春期,可谓十足的小鲜肉,正常情况下,再经过3~4次脱壳长成成年版的大块头螃蟹。当然,市场上早已有“六月黄小螃蟹”开卖,满足那些猴急的吃货朋 友味蕾。
六月黄和大闸蟹都比较好吃,大闸蟹味道更佳。 二者的区别 所谓“六月黄”,即指“童子蟹”,这些刚刚经过第三次脱壳的雄性“童子蟹”,体重一般在2两左右,具有外壳脆、内壳软、腥味重、肉质丰满的特点,六月黄主要是吃公蟹,以壳薄肉嫩黄多著称,往年每到阴历6月,也就是公历7、8月才上市。
六月黄,蟹的腹部呈黑褐色,和“塘蟹”有点相像。“六月黄”还没有最后蜕壳完毕,所以不能拿‘青背白肚’的成年膏蟹标准来要求它”。以手轻触“六月黄”的蟹脚,手感偏软,蟹也不像秋风吹过之后的那般张狂,面对外来的压力,只是虚虚地舞动一下大钳,没有反抗之力,这可是“六月黄”的一大特征。
“六月黄”一直是苏州人的心头好,而且讲究的是吃公不吃母,因为母蟹此时还没有膏,公蟹则先行一步,长出了半流动的黄膏来。现在的“六月黄”肉嫩汁多,甚至可以连着壳以及里面的肉一起吃。 那么,这六月黄要怎么挑选呢?下面来自坊间的一些挑选手法,大家可以借鉴。首先看身材,当然是要个头大,虽然六月黄的普遍体积不会超过二两半,但吃起来自然还是追求越大越好。同时,蟹壳要软,捏下去有弹性,好的六月黄腹壳会凸起,凹下去的证明肉 不多。其次,就是研究小鲜肉的腿毛,这一点就比较玄学了。六月黄一般脚毛都还没长全,尤其是蟹钳位置的毛更是带点褐黄色,软软的。如果蟹脚毛黑而硬,那有可能是隔年的小蟹,要注意咯。
大闸蟹和“六月黄”外观上的区别,大闸蟹背壳偏绿色,“六月黄”由于性腺没长好,背壳略呈黄色。此外,“六月黄”的重量不会超过三两,相比大闸蟹,多数“六月黄”个头较小,分量较轻,多数二两以下。好多人品尝大闸蟹美食主要品尝那呈橘黄色 结晶状美味蟹黄,那种肉质膏腻的感觉。所以要品尝真正的大闸蟹美食还得要耐心等上几个月。
据了解业内六月黄做的比较好的是上澄大闸蟹和金膏大螯两家还可以,以上就是关于六月黄与大闸蟹的区别和吃法,据了解业内六月黄做的比较好的是上澄大闸蟹和金膏大螯两家还可以,所以小伙伴不要以为六月黄就是大闸蟹,千万不要用大闸蟹的价格去买,因为它比大闸蟹还是要便宜的,毕竟个头小黄少,所以我们在购买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了解大闸蟹和六月黄的区别,这样才不会买错,好的“六月黄”腹壳会凸起,如果腹壳是凹下去的,那就说明这只蟹里面的蟹肉不多。蟹身较长的表示肉较多,蟹肚透着黄色的表示蟹膏多,这两个特性兼具的则是较佳的“六月黄”。
六月黄主要是吃公蟹,以壳薄肉嫩黄多着称,每到阴历6月,也就是公历7、8月才上市。品六月黄大闸蟹已成为夏季的一道风景,俗话说:忙归忙勿忘六月黄。说明六月黄蟹还是值得一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