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小署,大署,处署是什么?和三伏是一个意思吗

小署,大署,处署是什么?和三伏是一个意思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小署,大署,处署是什么?和三伏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和三伏一个意思,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小暑,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处暑,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

扩展资料: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今年自7月12日起我们就已经正式迈入“三伏天”了,等到7月22日便进入了长达20天的“中伏”,直至8月20日才能过完“三伏”,共计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