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鞋匠的儿子】分段写大意

【鞋匠的儿子】分段写大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鞋匠的儿子】分段写大意

1、《鞋匠的儿子》分为三段,段落大意如下: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有的参议院向羞辱他。

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写林肯用演讲征服了所有的人,使所有对他的嘲笑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林肯领导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鞋匠的儿子》中心思想:

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全文语言朴实易懂,展现了林肯自信、潇洒、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林肯的敬佩之情。

3、写作手法:

本文是一篇带有浓郁的辩论色彩的文章,记叙的是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发生的一段往事。课文语言平实真挚,多处构成对比,极富感染力。

尤其是林肯说的三段话,言辞恳切,结构严谨,层层递进。纵观全文,故事情节简单,内容通俗易懂,着眼于林肯朴实真诚﹑富有张力的语言表达特色,在赏读中品析语言﹑构建语言。

扩展资料:

《鞋匠的儿子》主人公是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全名为: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共和党人,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第16任美国总统。

林肯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1865年4月14日,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

2006年,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名。英国《泰晤士报》2008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最伟大总统”排名,其中亚伯拉罕·林肯列为第一。最新版5美元纸币正面是亚伯拉罕·林肯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伯拉罕·林肯 (美国第16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