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老君山金顶怎么建设的

老君山金顶怎么建设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老君山金顶怎么建设的

老君山经过十里画屏之后,最期待的就是登顶了。山顶的道观建筑采用的都是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形式了,这其中属三大金顶为最,金殿、亮宝台、玉皇顶。

老君山道教建筑群依山势起伏而建,蔚为壮观。其中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建筑金顶由黄金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最为壮观闪亮的的风景。

五母金殿为明清皇宫建筑风格,分3层24檐角,每个檐角下均系一铜铃,清风拂过,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让人沉醉其中。

其所在的位置是传说中的女娲晒人之地,不仅规模宏大,最让人惊叹的是殿顶是用两公斤的黄金装饰,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远远望去万道金光闪闪,十分神奇壮观。

亮宝台和玉皇顶皆大部分皆用黄铜装饰。在远处马鬃岭遥望整个道观建筑群,只见一座座道观金碧辉煌,耀眼夺目,像是到了凌霄宝殿。周围云雾缭绕,亦真亦幻,仿佛人间仙境。

老君山的雪景堪称一绝。下雪时节,浓浓山舞弥漫山谷,晶莹雪花随风起舞,树枝上挂满冰霜。独自一人立于山顶,有种遗世而独立,羽化将登仙的意境。真乃不见神仙凌霄殿,悠悠我心听妙音。雪后,老君山就像是《盗墓笔记》里的云顶天宫,阳光明媚,白雪皑皑,天空湛蓝,群峰层峦叠嶂,宛若仙山。

这老君庙为铁椽铁瓦,又称铁顶,明代香火尤为鼎盛。明万历年间,卢氏县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赋》,序中也写道:“余至卢氏,闻境有山,巍峨际天,俗传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可见老子归隐景室山的说法历来盛行。

东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当代。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历史。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就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据文字记载,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老君山地区,老君山也成为中原山水文化的杰出代表。老君庙、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一直是中国北方各省道教信众的拜谒圣地。

北魏时期,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做监工重修了老君庙,并赐御笔亲书的匾额“天下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