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发展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一、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1、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能力(肌糖原含量与无氧酵解酶系的活性);
2、血液中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碳酸氢钠含量);
3、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变化的耐受能力。
二、无氧耐力训练方法
即选用负荷时刻短、操练密度大、间歇时刻短的操练办法专门操练,经常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1、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
2、400米、800米变速跑。
3、跳木马提膝—左、右侧滑步扶地。
耐力素质的作用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耐力素质在不同的竞技运动项目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长距离走、跑、骑、游、滑、划等竞速项目来说,耐力素质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高低的主导素质,对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足球、羽毛球、水球、拳击、摔跤等持续竞技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来说,耐力素质对运动员比赛结果也有重大影响。
对比赛时间很短的竞技项目来说,尽管在比赛现场通常无法直接感受到耐力素质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影响,但不容置疑的是,短距离竞速选手、远度竞技选手及举重、体操、技巧等选手也都需要发展相应的耐力素质,以便坚持和承受不断加大的训练负荷,并保证以充沛的体力参与竞技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