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是谁说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红巾军军歌,具体作者不详。
云从龙,风从虎, 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 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 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 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 不破黄龙誓不休。
扩展资料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
红巾军的背景起源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最初起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江淮一带。
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最初起于淮河流域,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韩山童以白莲教为纽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决定在颍上(今属安徽)发动起义,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颍州(今安徽阜阳),许多人民纷纷加入。
在安徽、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治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均打着红巾起义。1355年,刘福通于安徽亳州市立韩山童的儿子为“小明王”,建国号“大宋”。对于各路红巾军借号恢复大宋,明朝时人认为是宋朝仁政遗德所致。
红巾军时民谣和红巾军军歌
满城都是火,
府官四散躲。
城里无一人,
红军府上坐。——《陶宗仪·辍耕录》卷九“松江官号”条
参考资料
红巾军_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