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急广播可以起到传发信息、舆论引导、协助救灾、收集反馈等重要作用。近两年,全国范围内区县级的应急广播系统相继落地,下面就分享下区县级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的相关要点
区县级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一般包括区-街道-社区三级,发挥传发信息、舆论引导、协助救灾、收集反馈的作用。
安全体系的建设,为保障应急广播消息、指令传输的安全性,确保各系统仅接收和处理合法的指令和内容,防止非法攻击干扰,将使用国密算法的专用密码设备集成到区平台、播发设备、终端等各部分,使应急广播系统具备安全管理、信息验证及鉴别等功能,从而实现应急广播系统信息的安全传递和播发。
区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平台软件一般采用B/S架构,包括平台架构软件及安全认证管理模块、制作播发模块、调度管理模块、监测评估模块、回溯监听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传输分发模块等主要功能模块。
传输覆盖网络,根据应急广播的业务应用场景,结合经济节约的原则,江北新区应急广播系统的数据传输覆盖网络主要采用IP网络传输,从运营商数据机房到应急广播终端节点的网络采用EPON的拓扑结构。
街道与社区应急广播分控平台,在街道/乡镇、社区设立用于应急广播的办公室或小机房,搭建街道应急广播分控平台系统,配置数字广播控制台、管理服务器、音源设备。
与外部系统的对接,以与气象系统的对接为例,应急广播系统与气象应急发布系统对接,采用IP专网连接,形成数据传输通道,应急广播系统通过气象应急发布系统的渠道发布应急广播消息。
终端铺设,尽量利用已有站房、管道、杆路、网络资源等,节省配套。控制终端高度和覆盖范围,达到较好的覆盖效果,特别是覆盖重要区域、人员聚集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