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怎样治疗,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血栓脱落的话,可引起肺栓塞,危机生命!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周围型血栓,以及中央型和混合型血栓中病史超过7天、重要脏器有严重合并症、恶性肿瘤晚期、身体状况极差不能耐受手术的。
主要包括:抗凝治疗、祛聚治疗、溶栓治疗、其他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适用于中央型和混合型血栓中病史不超过7天、无严重合并症、身体状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的。
手术取栓,一般发病3天内取栓最好,术后配合抗凝、祛聚、溶栓等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预防血栓复发。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可用于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和全身性溶栓的结果。
这里以介入治疗为例,展开讲述。
介入治疗是通过合适部位穿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内置入导管,先行在血栓内“开通”一条细小通道,让静脉血流从血栓中通过,然后以溶栓药物经导管加压注入血栓内,促进血栓消融。
机械预防
大手术,尤其是盆腔手术及骨科手术后,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尽可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可在床上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下肢穿医用弹力袜,以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
药物预防
主要是对抗血液高凝状态,
1、右旋糖酐
2、抗血小板粘聚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抵克力得、氯吡格雷等。
3、对于血栓形成风险高的病例,可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如速碧林等。



